早上九點,小莉打開電腦,Gmail 依舊跳了一堆新信件出來。但這一次,她沒再嘆氣,反而點開了系統。畫面上,所有來信都已經自動分類、標上用途、還附上了推薦產品清單。
她不需要一封封打開、不用猜對方要什麼,只需要聚焦回應那些真正有商機的信件。
她笑了笑,想起幾個月前團隊還在為信件分類頭痛,每天三個人忙到傍晚,如今,一早就能掌握全部重點,不僅客戶回覆快了,成交率也明顯提升了。
但 AI 沒有取代他們的工作,只是讓他們把時間,花在真正重要的對話上。
本作品成功整合 Make + AI + Odoo 為核心的智能信件處理流程,具體成果如下:
透過 Gmail 與 Make 的串接,來信內容即時送交給AI 模型進行語意分析,自動辨識信件主題與客戶意圖,包含詢價、產品購買需求、售後問題或其他情境,並可初步判定是否屬於潛在商機信件。這個流程大幅減少人工開信、閱讀、判斷的時間,讓團隊更有效率地處理大量信件。
AI 不僅能理解信件內容,還能進一步將內容轉換為結構化格式,並根據這些資訊比對內部的產品分類資料,推薦最合適的商品。即使信中沒有寫出標準品名,系統也能推論出對應產品,大幅減少對資深員工經驗的依賴。
為了讓 AI 能準確對應產品,我們將 Odoo 系統裡的產品大分類資料自動同步至 Google Sheets,這份表單就像是 AI 的對照表,讓AI 在解析來信時能更準確對應產品,讓回覆不再憑經驗,而是有一致且穩定的依據,也便於日後人工擴充、維護與同步產品資料。
本系統特別設計為**「AI 初判 + 人類精修」**這就是我們在個案(一)的成果實踐,從分類、推薦到確認流程,一步步把信件處理變成一件輕鬆的事。
這種半自動化流程不僅兼顧效率與準確性,也讓團隊成員更安心地接受 AI 的輔助角色,逐步建立人機協作的文化。
這就是我們在個案(一)的成果實踐,從分類、推薦到確認流程,一步步把信件處理變成一件輕鬆的事。
👉下一篇,我們會分享另一個完全不同的挑戰,看看Make + AI + Odoo還能怎麼玩出新花樣!